三国志战略版如何攻打有驻守的城
攻打有驻守的城池需要明确进攻顺序与战术配合。攻城部队会按照触发顺序与驻守方交战,若在5分钟内完成一轮攻击,则系统会根据攻城顺序判定驻守触发逻辑。关键在于优先使用主力部队清除敌方守军,待80%以上驻守部队被消灭后,方可派遣器械兵进行城墙耐久度消耗。驻守方若存在援军,需通过主力拦截拖延时间,为器械部队争取至少5分钟的安全拆城窗口期。攻城初期建议使用1兵力部队试探城池驻守队列数量,避免盲目投入主力造成战损失衡。
防守方通常在营帐前方布置拒马,后方设置箭塔形成梯次防御,5级箭塔需15-20小时建造完成且具备有效输出能力。进攻方需提前拆除箭塔和拒马,建议采用边拆边铺策略,即占领地块后拆除前方已用路径,仅保留连接目标城池的最后一格土地。若目标城池周边无同盟成员领地,可通过外交协商或武力冲突解决铺路问题,必要时在行军路线上建立营帐作为中转站,用于恢复士气并缩短补给线。
主力部队建议配置9000-10000兵力,武将等级达到40级且配备克制兵种,主要承担消灭守军任务。器械部队则需保持2000以上兵力,专门用于破坏城防,每支器械队每五分钟可削减部分城墙耐久。注意控制主力与器械的出击时序,器械兵应先发起攻城指令,15秒后再命令主力出击,确保两者抵达时间差在系统同步判定范围内。高等级城池攻防需集结18-36支队伍协同作战,其中器械部队占比不宜低于30%。
同盟官员应提前24小时确定统一进攻时间,组织40人以上规模攻打4级城池。攻城初期优先派遣弓兵、枪兵、骑兵等主力兵种清除守军,待系统提示守军覆灭后,再集体调动器械部队集火城墙。若首轮进攻失败,需立即分析原因:若是参战人数不足,则紧急征调未参战成员;若是战力差距过大,则应暂缓进攻转为发育积蓄实力。攻城期间需在要塞群外围布置警戒部队,防范敌方同盟突袭器械阵营。
驻守方常采用诱敌深入策略,故意示弱引诱进攻方提前投放器械部队,再通过城防设施与高阶战法拖延时间。对此进攻方应严格执行主力清场-器械拆城的两阶段战术,避免混编队伍导致战损加剧。当遭遇敌方持续增援时,可采取围点打援策略,分派精锐部队封锁交通要道,同时保持对城墙的持续压力。城池耐久度归零后,系统将根据最后一击判定归属权,因此收官阶段需精确计算耐久削减进度。
成功占领后应立即调派包含器械兵种的驻守部队,快速修复城防设施并在周边建造箭塔、拒马构成防御纵深。新占城池会为同盟提供资源加成和成员上限奖励,这些增益效果需通过合理调配转化为持续战力。处于前线战略要地的城池,建议采用一环拒马、二环箭塔、三环营帐的布防模式,营帐位置优先安排高战力玩家驻扎,形成可快速反应的防御网络。